新闻中心 News Center
全国政协委员、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:《加快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》
来源:
中国奶业协会
当前我国生鲜乳价格处于历史上最长的下行周期底部,全行业正经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。中国奶业协会组织召开这次战略研讨会,汇聚各方智慧力量,共商奶业发展大计,具有重要意义。借此机会,向各位业界同仁致以诚挚问候!
回望历史,我国奶业一直在负重前行,依靠众志成城、披荆斩棘,探索振兴之路。2015年,面对消费者对国产奶信任不足,农业农村部在加强政策扶持和质量安全监管“练内功”基础上,倡导组建中国奶业20强(D20)联盟,每年指导召开D20会议,联合重塑行业形象、重构发展环境。经过十年砥砺前行,政产学研协力奋进,我国奶业实现凤凰涅槃,无论是奶牛生产效率还是乳品质量安全,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全体奶业人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向往。
——供给保障能力明显增强。全国奶产量2024年预计达到4163万吨,比2015年增长近30%,稳居世界第四位。北方主产区产能持续巩固,南方奶业特色化发展,有效保障了国内乳制品市场的稳定供应。
——奶牛生产效率大幅跃进。2024年全国产奶牛平均单产9.9吨,较十年前增长近50%,部分牧场单产突破12吨,整体水平仅略低于美国。奶牛规模化养殖比例78%,精准饲喂、智能环控和健康监测等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,产业素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。
——乳品质量保持最好水平。养加销实现全链条无缝监管,三聚氰胺等禁用物质连续多年零检出,生鲜乳质量卫生指标比肩欧美国家,乳制品抽检合格率位居各类食品最前列。婴幼儿配方乳粉实现“一品一码”全程追溯,国产品牌重获消费者信任,市场占有率从不足40%回升到接近70%。
——企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。伊利、蒙牛跻身全球乳业10强,飞鹤、君乐宝等企业打造细分领域国际标杆。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,功能性乳制品、低温乳制品等新产品不断涌现,奶酪、乳清制品、乳铁蛋白等新品类快速起步。
作为全程参与和见证者,我切身体会到,我国奶业十年振兴,成就来之不易,经验弥足珍贵。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。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,要下决心把乳业做强做优;国务院办公厅出台《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》,将奶业定位为农业现代化标志性产业,为凝心聚力促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。得益于产业政策大力支持。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超500亿元,支持标准化牧场建设、饲草生产能力提升、奶牛育种攻关,推动产业全面升级。各地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政策,在用地、环保、金融等方面为奶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,形成了政策合力。得益于科技进步有力支撑。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和群体遗传改良有力有效,优质青贮玉米、优质苜蓿全面普及,全混合日粮、精准饲喂技术快速应用,口蹄疫、乳房炎等疾病有效防控,乳品加工关键技术、关键设备和包装材料多点突破,实现产业化应用。得益于全行业共同努力。牧场大力推进规模化、标准化养殖,加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,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凝聚作用,特别是疫情期间产业链上下游拧成一股绳,齐心协力稳住大盘,奶业在食品行业实现逆势增长。
历经反复淬火,我国奶业已经百炼成钢,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。在行业困难时期,我们既要看到光明前景,我国人均奶类消费仅40公斤左右,与不少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不小差距,奶业发展还有很大潜力;更要看清短板差距,奶牛养殖场户承担产业波动的主要损失,利益分配机制不利于稳定发展根基,以所谓“高端产品”为主的乳制品结构不利于扩大消费。
在新的历史起点,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,强化战略思维,齐心协力推动奶牛养殖纾困,顺应大势优化发展路径,立足长远解决矛盾问题,以质的有效提升带动量的合理增长,开创奶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一是持续夯实奶牛养殖发展根基。要统筹用好各级各类产业扶持政策,综合施策推动奶牛养殖节本提质增效,守住600万头左右的高产荷斯坦牛群“基本盘”。遵循与资源环境相匹配、与消费需求相适配原则,合理规划奶业生产布局。加强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,扩大种养结合比例。持续推进奶牛遗传改良,提高奶牛群体质量。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,提升生物安全水平。
二是持续强化养殖加工利益联结。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,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,既有利于保障乳品质量安全,也能有效提升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。我国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经营占比不到40%,还有很大提升空间。乳制品加工企业要不断提高稳定可控奶源比例,通过相互持股、二次分红、溢价收购、利润保障等多种方式,与奶牛养殖场户建立互利共赢的稳固关系。要放宽准入门槛,对工艺和技术装备成熟、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不设起点规模和半径限制,支持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办加工厂。通过加工企业和养殖场户的“双向奔赴”,构建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新格局。
三是持续巩固乳品质量安全优势。任何时候质量安全都是产业发展的“生命线”,要持续巩固国产奶的好品质,有效转化为好口碑。不断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追溯体系,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,始终做到乳制品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、责任可究。指导乳制品加工企业做好生产工艺与标签更新准备,如期执行新修订的灭菌乳国标,推动国产灭菌乳品质升级。各方面协同发力,加大用生鲜乳生产灭菌乳的营养优势宣传,突出本土奶源鲜活优势,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国产奶的竞争力。
四是挖掘多层多元消费潜力。优化乳制品结构,增加平价产品供应,让中低收入人群喝得起,筑牢液态奶成为日常食品的群众基础。促进原制奶酪等固态、半固态新型产品消费,找准与国人饮食习惯的结合点,创制中式乳品菜谱。拓展黄油、乳清、乳功能蛋白应用场景,与食品饮料产品创新融合,促进“看不见”的乳品消费。
练强内功的同时,要有效管控乳品进口。要敢于和善于使用贸易规则,适时适当限制乳品进口,为国内乳业发展争取市场空间,维护行业发展利益。
征程万里风正劲,重任千钧再出发。从“奶业大国”到“奶业强国”,十年跨越只是序章。只要我们坚守初心、坚定信心、保持恒心,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,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必将再创新辉煌。
上一页
上一页